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7-11購物


嗨!
您正在找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這本書嗎?
這本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的內容簡介
隨書加贈日本No.1人氣廚藝教室 ABC Cooking Studio 5折課程體驗券
「我要成為甜點師!」
我知道,這會是一場艱難的任務,
我抱著覺悟,但還是奮不顧身往前走。
我深信,我能為自己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看到從前沒看到的美麗風景。
一個人一生中必定曾因人生的方向應該何去何從而感到困惑過。她,也不例外,總在夜深人靜時深陷徬徨與疑慮。生活的現實,每天都將她打得體無完膚,但她決定,要與夢想正面對決!
儘管周遭不斷湧來唱衰聲浪,儘管父母嚴詞反對,她毅然隻身飛往東京,一圓「不做,人生就不快樂」的甜點夢!
驚險不斷的日本生活
第一天到日本就坐上兩光運將的計程車,居然在東京巷弄迷路啦!
在語言學校與韓國歐巴成為好友,一同為追夢努力。
破破的日文程度,鴨子聽雷有聽沒懂!店長說拿盤子,卻跑去洗碗?
個性謹慎的日本人其實就像貓
日本人不給人添麻煩、體諒他人的民族性,其實性情就像貓。
「髮色淡有錯嗎?學校硬要我染黑!」日本人追求一致,是天性也是潛規則。
不停舉辦運動會及校外教學,日本人超重視團體生活。
學成歸國不是幸福的開始
日本製菓技術和學歷並非直達車,新人還是只能從清潔、打包做起。
開始微創業,「一天只做一個甜點」的網路甜點店開張!
另謀新路跑去創意市集擺攤,一場大雨澆熄老闆夢。
「甜點師」的另一個階段──成為「甜點老師」
做甜點和甜點教學其實兩回事,改變心態成為熱門老師。
晉升管理職,從看甜點食譜改看財經管理月刊。
回歸初衷,「聖誕節蛋糕技藝競賽」獲馬卡龍冠軍!
這是一個關於甜點師勇敢追夢的故事。透過輕快且熱血的文字,搭配紀實照片和療癒的甜點照,帶你一同感受年輕女孩的追夢熱情。書中附有精緻甜點食譜,並整理東京好用烘焙道具店及必吃甜點名店,讓你甜點資訊不漏接。
名人推薦
吳寶春(世界麵包冠軍)
黃尚莉(ABC Cooking Studio Taiwan 董事長)
蔡美保(自由插畫家)
勇氣推薦
作者: 劉偉苓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遠流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7/08/30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輕輕鬆鬆做日式宴客餐![]() | 輕輕鬆鬆做日式簡便餐![]() | 創意壽司動手做![]() | |||
第一次做日本料理![]() | 初學者的日本家常菜:廚房新手料理課![]() | 日本人妻-無限料理:用1倍氣力變身3倍創意贏得10倍滿意(加贈「House好侍佛蒙特咖哩塊」)![]() | |||
7-11網路購物>今天,到米農家吃飯去!:米飯料理48變化×定番小菜36道,玩出餐桌健康新花樣![]() | 日本料理的「高湯」「醬汁」「調和佐料」教科書:味道勝出的到位料理技術![]() | 明天開始,輕鬆做好菜![]() |

商品網址: 我要成為甜點師!:一個人,從東京開始的追夢旅程

大陸積極拉攏台生,祭出在台灣參加大學學測,只要拿到均標資格,就可以申請讀當地二本線大學,並提供獎學金,屏東不少家長坦承條件頗具有吸引力;有人說「明知是統戰,還是會考慮把孩子送去就讀」;另有家長表示,「不怕被貼標籤」,要讓孩子到大陸就讀,培養國際觀及世界觀。但有部分家長擔心政府不承認大陸學歷,持保留態度。
大陸提出均標可念大陸二本線大學,指的是大陸省一級大學,在第二階段分發,如福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鄭州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 浙江科技學院、福師大、暨大、華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
入學後,因為有台灣學生獎學金辦法,由各校訂名額及獎學金,從每學年人民幣4000元到8000元,台生自己競爭,條件及數量都比先前優厚,等於台生自己人在競爭。
選擇多 供專屬獎學金
目前是公務員的曹姓家長女兒今年高中畢業,要就讀大學,已參加今年學測;他說,大陸這項新作法,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除非孩子離不開,「否則縱然離鄉背景,還是會鼓勵孩子到大陸就讀,接受挑戰」。
林姓家長說,明知道大陸開出這種條件,是統戰策略,「但是台灣快被政治玩完了」、「在台灣就讀大學的學生愈來愈沒競爭力」,讓孩子到對岸接受新的挑戰,又有獎學金可拿,考慮把孩子送過去就讀。
提升競爭力 有助就業
蔡姓家長指出,「誰說要侷限在台灣念大學」,要讓孩子具有國際觀,和世界接軌,希望孩子早日走出台灣,大陸招生提出誘因,把握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一樣讀書環境,提升競爭力及學習效率,對未來就業很有幫助。
「不怕被貼標籤」,他說,早期留學生到美國、英國留學,不是也被說成「喝洋墨水嗎?」,「送孩子到大陸讀書就被貼標籤,我不怕」。「不排斥」,另一位林姓家長說,學測均標留在台灣讀大學,頂多錄取國立大學後段班或私立大學前段班學校,但科系也可能不如人意;到大陸可就讀二本線大學,這些學校在大陸也算是一流學校,又提供獎學金,「會考慮」。
不少家長對大陸政策反應正面,但對大陸相關學校資訊及科系內容,並不清楚,更沒有適當管道可詢問,難免讓家長們擔心。
(旺報)
42099354C38BE255